人生点滴
人生点滴 博客的主人公出生于长江入海口北岸的一个三县交界的小村庄,是家里的独子、晚子。 不想评价自己的人生,只回忆记录这一生的一些点点滴滴。 我的童年 童年的边界很模糊,不能确定是什么时候的记忆都在这里。 出生时,家里还是泥草屋,母亲在床头养鸡, 出生后,家里修了两间砖瓦屋,装了电话。 开门 🚪 这是我父母常津津乐道的一件事。 小时候,我母亲把钥匙落在了家里,年幼的我在床上睡觉,母亲和邻居家的“哥哥”,在窗户边喊我, 当时很小很小的我,在他们的呼喊下,慢慢下床,走到小屋门边,蹑手蹑脚得打开了门。 这件事被母亲说了很多次,不知道是不是被母亲常常提起的原因,我觉得我是有一点印象的。 卖鸭 🦆 家里曾经养过几年的肉鸭,我童年的第一个玩具就是肉鸭贩子送给我的,我已经不记得他送的是什么玩具了,但是我还记得夜间买鸭的场景。 那天在我印象里面非常亮,其实只是父亲将一个台灯绑在电线杆子上,照亮了鸭棚门前的路, 大人们忙着将肉鸭移动到运送的车辆上,交谈计算价格,客套递烟。 母亲常说,我是她背在背上,一边喂鸭一边带大的 蛇 🐍 农村会经常需要清理河道,在父辈们的童年需要人力,常常称为“挑河”,我小时候已经可以使用机械了,似乎叫“冲河”。 我记得那一天,我在河道里面玩耍,旁边都是辛劳的人,我翻开了一个盒子,里面是一个蜷曲的蛇,我不知道那是蛇壳还是冬眠的蛇, 我被吓得走远路回到了家里,缓了好久。 现在养殖业挣钱不多,好多不重要的公共河道都缺乏打理了, 小时候会有人在加后面的河道里面”下鱼苗“,然后捉鱼的时候大家一起分。 村里面的河道,大多是爷爷辈的人在上个世纪挖的, 父亲经常和我说其实他觉得父亲自己这一辈人没有上一辈辛苦, 爷爷辈人要种田,农闲就要去”挑河“,渴了只能酱油兑开水,喝”神鲜汤“, 他们的粮食供给着国家的发展,还要养一家好几口。 扔苹果 🍎 那天我吃了一个苹果,吃了个大概,就想扔到旁边的农田中, 被我的爷爷当场叫住,叫我把苹果核递给他,我很纳闷, 只见爷爷用小刀将苹果上残存的肉,一点一点地挑出来,吃了下去。 爷爷那辈人真的很节俭,我记得爷爷能够用刀一点一点地削苹果,削出来的皮非常薄,而且能够基本连在一起; 我记得爷爷洗澡用香皂,都是用毛巾擦一下香皂,不舍得多用; 我的小学 🏫 小学入学 那天父亲带我入学,因为出生日期比规定时间早了几天,交了三百罚款。我记得那天学校里面吃红烧肉,伙食很好。 我的小学教育 我记得我认真读的第一本书是《伊索寓言》。父母对我的教育可谓操透了心,我记得三年级学习英语,父亲为我买了复读机,母亲请住在我家西边的同学来教我,父亲晚上带我到邻居家,请教下班回来的大姐姐。小时候去书店,只要我想买的书,父母都会给我买,家住偏远,其实去书店的机会很少,而且父母基本只买名著,读起来难度很大,所以我确实读的书少,读不下去。 “自己什么也没有” 初小的语文都是王老师教的,记忆中只剩下两个片段,一个便是区别“自己”的“己”和“已经”的“已”时的口诀,“自己什么也没有,已经过了一半”。 数学老师我已经不记得姓名了,我只记得有一天练习写 10 个阿拉伯数字,那天我写了好多遍,出去完了一会儿单杠,又回去写。 英语从三年级开始教,我只记得最后期末考试的时候,要考听力,而当时全班都不会,然后教室吵吵嚷嚷的,老师只好来指导我们做了听力。 手工,好有意思 小学五年级时,学校被撤销,我和同学一起留在学校玩耍,我们翻出了一大堆手工材料,我记得里面有很多各种小组件包括做时钟的电子机芯,当时拿了很多回家,做了很多小工具 “我真的做了,真的是找不到了” 小学五年级时,刚刚开学,我发现作业不见了,我是前一天做完才回家的。当时的数学老师很生气,一直在训我,然后我就把我带到了办公室。当时的我似乎是年轻,就不肯承认我没做,一直坚称是找不到了,好在当时的班主任解围说情,才让老师消气了。 小学时,我做作业都很及时,每次回家都会先做完。尤其是刚开始,后来渐渐就开始拖延了。我至今记得有一次我做作业遇到不会的跑出去问父亲,父亲当时在杀鱼,放下刀为我解答。我记得有一次语文问国歌是什么,我去姑姑家问姑父;有一次不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,我在姨妈家问姨哥;不知道数学中什么是代数和,我去家里后面河对岸问一个姐姐;有一个小学思考题,就是幻方问题,我去问领居家从大学回来的哥哥。 “这就是我们的小组长” 六年级,打翻了墨水,从厕所回来,被班主任发现,训了这一句,我记忆犹新。语文不好便是从那时候开始的,记得有一次默写(也可能是考试)要到多少分才可以去看电影《鸿门宴》,结果我们没过的同学,在教室抄了好几遍课文。 “他妈的” 小学时,吃放都是几个人围在桌子边,老师分饭,我们站着吃,几乎伙食都不是很好,所以我一直很珍惜求学路上,慢慢变好,变丰盛的伙食。 一次,我看到同学同放桶上面跨过,脱口而出一句国骂,场面迅速安静,老师盯了我一会儿,害怕极了,后来我就很少爆出口了,同学们一直认为我很礼貌。 初中是吃饭时间,在教室外面排队,走到食堂,然后由两个桌长分饭吃,伙食不是很好,很多人不吃,有时候会有领导来检查吃饭情况,强制要求吃完 高中就是自己排队打饭吃了,种类不是很多,听说不如县里面一些其他初中。我和我们的“不学习小组”,经常第一个跑去吃饭,周日,家长允许进校,就和家长一起吃。 大学也是排队打饭吃。 “xx 庵,我还施耐庵呢” 路过县城一处古迹时,我说的,其实我知道两者意思完全不一样,可能是为了逗老师笑吧。 ...